搜索
首页 《送昌上座归成都》 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

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

意思:宝胜野草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睛。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送昌上座归成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深意和韵味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出现的“道人”和“江南五味禅”都暗示了这首诗与道教和佛教的关联。道人一词通常指代道士,也即是奉行道教教义的人。而“江南五味禅”则明显指向佛教的禅宗,五味禅可理解为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禅宗教义,意味着生活百态、人间万象都蕴含禅机。 其次,“昭学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描绘了道人在昭学堂中修行的场景,龙吟虎啸随风云则形象地表现了道法的高深和神奇,同时也展现了道人内心的坚毅和毅力。 再次,“雨花经席冷如铁,一縢日转十二轮”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修行的艰辛和时光的流转。雨花经席冷如铁,形象地描绘了修行的艰难和坚韧,一縢日转十二轮则象征着时间的匆匆流逝。 然后,“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小院的景象,宝胜蓬蒿象征着珍贵的事物被荒废,埋没醯罗三只眼则暗示了深藏的智慧和神秘。 最后,“个是江南五味禅,更往参寻莫担板”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的教诲和鼓励。江南五味禅意味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都蕴含着禅机,更往参寻莫担板则是鼓励人们深入参悟,不要呆板固执,要开放心灵去体验和理解禅的精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修行的艰辛、时光的流逝、智慧的深藏以及禅宗的教诲,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昭学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
雨花经席冷如铁,一縢日转十二轮。
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
个是江南五味禅,更往参寻莫担板。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宝胜

    读音:bǎo shèng

    繁体字:寶勝

    意思:(宝胜,宝胜)
    古代妇女首饰名。剪綵为胜,饰以金玉,有人胜、方胜、花胜、春胜等。
      ▶唐·崔日用《春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诗:“金屋瑶筐开宝胜,花笺綵笔颂春椒

  • 蓬蒿

    读音:péng hāo

    繁体字:蓬蒿

    英语:crowndaisy chrysanthemum

    意思: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

  • 小院

    读音:xiǎo yuàn

    繁体字:小院

    意思:小庭院;小院落。
      ▶宋程垓《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二秃子和长青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 只眼

    引用解释

    1.比喻独特的见解。 宋 陆游 《书志》诗:“读书虽復具隻眼,贮酒其如无别肠。”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玉川子》:“晚 唐 诗人,予最喜 玉川子 及 司空表圣 二人,人品甚高,不为势利所汩没,故其诗能不涉世俗蹊径,此非具隻眼者,安能别之。” 清 薛雪 《一瓢诗话》:“有志者当自具隻眼,溯流而上,必得其源。”

    2.围棋术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