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上题韦氏庄》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意思:结茅同楚客,选择在汉江边。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汉上题韦氏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江边隐居生活。 首句“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中,“结茅”指的是搭建茅屋,而“卜筑”则是指选择地方建筑屋舍。诗人像楚客一样在汉江边结茅为屋,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场景:日落时分,诗人数着归巢的鸟儿,晚上则可以听到船上敲击船舷的声音。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宁静和和谐,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两句描绘了田园风光:江边柳树被水痕侵湿,山间的翠绿映衬着炊烟。这样的景色既美丽又富有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田园的美丽和生活的乐趣。 最后,“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两句则描绘了田园中的妇人,她们在田间劳作,春来蚕眠时,她们会互相调笑。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展现了田园中的人情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江边隐居生活,充满了宁静、和谐和生活的乐趣。同时,诗中也展现了田园中的人情味,让人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关键词解释

  • 汉江

    读音:hàn jiāng

    词语解释

    ⒈  即“汉水”。

    ⒉  在朝鲜半岛中部。源于太白山脉西坡,注入黄海的江华湾。长514千米。流域面积3.4万余平方千米。兼有航运、灌溉、水力发电等综合效益。

  • 结茅

    读音:jié máo

    繁体字:結茅

    意思:(结茅,结茅)
    亦作“结茆”。
     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南朝·宋·鲍照《观圃人艺植诗》:“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宋·苏轼《新居》诗:“

  • 楚客

    读音:chǔ kè

    繁体字:楚客

    意思:
     1.指屈原。
      ▶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李白《愁阳春赋》:“明妃玉塞,楚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