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意思:你拿我剑向什么地方,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剑、砚这两种物品的命运,并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首联“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诗人自家所持的铜剑和友人所持的石砚,一刚一柔,一硬一滑,象征着人生的不同境遇。 颔联“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和“我得君砚亦安用”,剑入大明宫,砚在雪堂窗下,象征着剑与砚的命运将会有所不同。 颈联“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诗人进一步阐述剑、砚与人本无异,都只是世间漂泊之物,如同随风飘落的花朵。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以蒯缑、视草、草玄等典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他指出,像蒯缑这样的剑,虽然不值一提,但它的存在却能给人带来安慰;像视草、草玄这样的典故,虽然只是文字上的游戏,但却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诗人以“不如无情两相与,永以为好譬之桃李与琼华”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无情事物的羡慕,认为它们能够永恒地在一起,如同桃李与琼华永不凋零。这实际上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无奈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剑、砚为引子,通过描述它们在不同境遇下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橢而洼。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虫虾。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蒯缑玉具皆外物,视草草玄无等差。
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夸。
又不见二生妾换马,骄鸣啜泣思其家。
不如无情两相与,永以为好譬之桃李与琼华。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大明宫

    引用解释

    唐 代宫名。 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 ,九年改名 大明宫 。 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 , 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 。亦谓之东内。内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东。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

  • 大明

    读音:dà míng

    繁体字:大明

    意思:
     1.指日。
      ▶《易•干》:“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
      ▶唐·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

  • 玉佩

    读音:yù pèi

    繁体字:玉佩

    英语:jade wearing

    意思:(参见玉珮)
    亦作“玉珮”。
     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

  • 许大

    读音:xǔ dà

    繁体字:許大

    意思:(许大,许大)

     1.这般大。
      ▶《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隋·侯白《启颜录•侯白》:“白即云:‘背共屋许大,肚共碗许大,口共盏许大。’众人射不得。”
      ▶《金

  • 明宫

    读音:míng gōng

    繁体字:明宮

    意思:(明宫,明宫)
    指神祠。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故明宫斋庐,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七:“﹝神祠﹞名之清宫者,谓清净之宫也。

  • 冲牙

    读音:chōng yá

    繁体字:沖牙

    意思:(冲牙,冲牙)

     1.古代佩玉部件之一种。
      ▶《礼记•玉藻》:“佩玉有冲牙。”
      ▶孔颖达疏:“凡佩玉必上繫于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后以县于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