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家园即事十三首》 树底鸣鸠相唯诺,花间飞蝶自绸缪。

树底鸣鸠相唯诺,花间飞蝶自绸缪。

意思:树底下斑鸠相唯诺,花间飞蝶从亲热。

出自作者[宋]郑清之的《家园即事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树底鸣鸠相唯诺,花间飞蝶自绸缪。二虫得失聊堪笑,鸿鹄谁能问弈秋》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寓言意味的小诗。 首先,诗中描绘了树底下的鸠鸟在鸣叫,花丛中的蝴蝶在飞舞的场景,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引出了“二虫得失”这一主题。这里的“二虫”可以理解为鸠鸟和蝴蝶,它们在自然界的生存中各有得失,但无论怎样,这都是自然规律,诗人认为这样的得失不值得嘲笑,因为这是自然的选择。 其次,“鸿鹄谁能问弈秋”一句,诗人用“鸿鹄”比喻那些志向高远、不屑与“二虫”为伍的人,而“弈秋”则代表了那些囿于眼前得失、不知高远之志的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不同人生追求的看法,也暗示了“二虫得失”并非人生的全部,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追求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应该超越眼前的得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同时,它也表达了对那些有高远志向的人的赞美和鼓励。 此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读来令人深思,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树底鸣鸠相唯诺,花间飞蝶自绸缪。
二虫得失聊堪笑,鸿鹄谁能问弈秋。

关键词解释

  • 绸缪

    解释

    绸缪 chóumóu

    (1) [bind tightly]∶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缠绵;

  • 鸣鸠

    读音:míng jiū

    繁体字:鳴鳩

    意思:(鸣鸠,鸣鸠)
    即斑鸠。
      ▶《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吕氏春秋•季春》:“鸣鸠拂其羽,戴任降于桑。”
      ▶高诱注:“鸣鸠,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