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风 李岩》 釜甑尘飞爨绝烟,数日难求一餐粥。

釜甑尘飞爨绝烟,数日难求一餐粥。

意思:釜甑尘土飞扬灶绝烟,数天很难找到一个稀饭。

出自作者[当代]金庸的《古风 李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遭受蝗灾、旱灾双重打击的悲惨景象,描绘了百姓生活困苦、饥寒交迫、生死挣扎的凄凉情境。诗歌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情厚谊的表达,引起读者对灾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诗歌开篇即点明“年来蝗旱苦频仍”,说明了灾害频繁,导致农作物被蝗虫嚼啮,收成欠佳,米价飙升,民生凋敝,处处不聊生。诗人通过描绘草根木叶充饥、儿女相向而哭、釜甑尘飞爨绝烟等细节,生动展现了灾民们饥寒交迫、无以为生的惨状。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揭示了官府豪强的暴行,他们横征暴敛、强取豪夺,使得百姓残喘存呼吸、魂魄归泉壤。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愤怒和悲痛,也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灾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最后,诗人以泪洒成点血班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悲惨世界的痛苦和无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灾害频繁、民生凋敝的凄凉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和愤怒,也唤起了读者对灾民苦难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
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
草根木叶权充腹,儿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尘飞爨绝烟,数日难求一餐粥。
官府微粮纵虎差,豪家索债如浪豺。
可怜残喘存呼吸,魂魄先归泉壤埋。
骷髅遍地积如山,业垂难过饥饿关。
能不教人数行泪,泪洒还成点血班。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关键词解释

  • 釜甑

    读音:fǔ zèng

    繁体字:釜甑

    意思:釜和甑。皆古炊煮器名。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朱熹集注:“釜,所以煮;甑,所以炊。”
      ▶《史记•项羽本纪》:“皆沈船破釜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