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 列爵陈俎,芬芳和羹。

列爵陈俎,芬芳和羹。

意思:列为陈列俎,芬芳和羹。

出自作者[宋]真宗的《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礼乐制度的崇高性和重要性。诗中描绘了列爵陈俎、芬芳和羹的宴饮场景,通过金石之声的洋洋和声,强调了礼乐制度的和谐与秩序。 首句“列爵陈俎,芬芳和羹”描绘了宴饮的场景,贵族们按照等级排列,俎上摆放着美食,香气四溢。而“芬芳和羹”则进一步强调了宴饮的意义,它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活动,更是一种礼仪,一种表达敬意和友好的方式。 “摐金声石,洋洋和声”描绘了宴饮中的音乐场景。金石之声的洋洋和声,象征着音乐的和谐与秩序,进一步强调了礼乐制度的规范性和秩序性。 “礼行伊始,我德惟明”表达了作者对礼乐制度的敬仰之情。礼乐制度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只有通过礼乐的规范,人们才能行得正、走得端。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品德高尚、明理守法的决心。 “既兴而往,于昭期诚”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礼乐制度繁荣昌盛的信心。兴,即兴起、发展之意。昭期,即昭示未来之意。期诚,即对未来的真诚期待。整句表达了作者对礼乐制度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在礼乐制度的规范下,社会将更加和谐、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宴饮场景、音乐和谐、品德高尚等元素,赞美了礼乐制度的崇高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礼乐制度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对社会秩序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列爵陈俎,芬芳和羹。
摐金声石,洋洋和声。
礼行伊始,我德惟明。
既兴而往,于昭期诚。

关键词解释

  • 列爵

    读音:liè jué

    繁体字:列爵

    意思:
     1.分颁爵位。
      ▶《书•武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
      ▶孔传:“爵五等,公侯伯子男。”
      ▶《文选•张衡<西京赋>》:“列爵十四,竞媚取荣。”

  • 芬芳

    读音:fēn fāng

    繁体字:芬芳

    短语:香味 香 幽香 花香 浓香 香气 馨 喷香 馥

    英语:(adj) fragrant; pleasant smelling

    意思

  • 陈俎

    读音:chén zǔ

    繁体字:陳俎

    意思:(陈俎,陈俎)
    陈设俎豆。意谓会盟,止息干戈。
      ▶《后汉书•仲长统传论》:“用明居晦,回泬于曩时;兴戈陈俎,参差于上世。”

    解释:1.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