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虚庵》 贝阙珠宫留不住,却携炉鼎隐庐山。

贝阙珠宫留不住,却携炉鼎隐庐山。

意思:贝阙珍珠宫留不住,却带着炉鼎隐庐山。

出自作者[宋]查藻的《清虚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风道骨的人物,暂随风驭来到人间。他的衣物沾染了天香,佩环响动,仿佛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虽然他来自贝阙珠宫,但这样的仙境却留不住他。最终,他选择了带着炉鼎隐居在庐山上。 首句“暂随风驭到人间”就展现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气氛,这个人物并非长久居留人间,而是“暂随”,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他的到来,就像是风的驾驭,无意而自然。 次句“衣染天香响佩环”进一步描绘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的衣物并非普通的衣物,而是沾染了天香的,这表现出他的超凡气质。而佩环的响声,则给人一种清雅悠然的感觉,仿佛能听到那种超脱凡尘的音符。 第三句“贝阙珠宫留不住”揭示了这个人物并非凡人,他来自贝阙珠宫,这样的仙境,却是留不住他的。这进一步表现了他的超凡脱俗,不为尘世所困。 最后一句“却携炉鼎隐庐山”则是这个人物的最终选择。他选择了带着炉鼎隐居在庐山上,这种选择,既表现了他的超脱凡尘,又表现了他对尘世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仙风道骨的人物,展现了超脱凡尘、淡泊名利的主题。诗中的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使得这个主题更加鲜明。同时,诗人的笔触细腻,语言生动,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韵味十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暂随风驭到人间,衣染天香响佩环。
贝阙珠宫留不住,却携炉鼎隐庐山。

关键词解释

  • 贝阙珠宫

    读音:拼音:bèi quē zhū gōng

    贝阙珠宫的解释

    指用紫贝明珠装饰的龙宫水府。亦喻指瑶台仙境或帝王宫阙。 宋 黄庭坚 《宫亭湖》诗:“贝闕珠宫开水府,雨栋风帘岂来处。” 元 王恽 《老人星赞》:“倚盖霏霏,苍茫曷归;贝闕珠宫,羣仙与嬉。” 康有为 《大同书》癸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不住

    读音:bú zhù

    繁体字:不住

    英语:repeatedly

    意思:
     1.不停;不断。
      ▶南朝·梁·沈约《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

  • 贝阙

    读音:bèi quē

    繁体字:貝闕

    意思:(贝阙,贝阙)
    以紫贝为饰的宫阙。本指河伯所居的龙宫水府,后用以形容壮丽的宫室。语出《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南朝·齐·谢朓《祀敬亭山庙》诗

  • 珠宫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珠宮

    意思:(珠宫,珠宫)

     1.龙宫。
      ▶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心解:“赵曰:珠宫言龙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