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允中斋王参政入闽》 江西争得公来定,只怕朝家有诏催。

江西争得公来定,只怕朝家有诏催。

意思:江西争得你来定,只怕朝廷有诏催促家。

出自作者[宋]王义山的《送允中斋王参政入闽》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乘船沿江西行时,对即将看到的三山美景以及三山在江西行省中的地位所产生的赞美之情的抒发。 首句“未到三山声已雷,此行正好趁海开”,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达的三山充满了期待。船还未到,但声音已到,雷鸣般的涛声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美景。而“海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三山如海市般的美景,令人遐想。 “榜文争看乖崖押,士类欢呼常衮来”,描绘了三山的美景和人们对它的热爱。榜文指的是三山的标志性建筑,这里用“争看”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和期待。而“乖崖”和“常衮”是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这里用他们来比喻三山的历史地位和人们对它的敬仰之情。 “不信闽中能独占,要令天下总春回”,表达了作者对三山美景的赞美和对三山在福建地位的肯定。作者相信三山的美景足以让整个天下都为之动容,仿佛春天再次降临。 最后,“江西争得公来定,只怕朝家有诏催”,表达了作者对三山在江西行省中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三山的重视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通过对三山美景和地位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三山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未到三山声已雷,此行正好趁海开。
榜文争看乖崖押,士类欢呼常衮来。
不信闽中能独占,要令天下总春回。
江西争得公来定,只怕朝家有诏催。

关键词解释

  • 江西

    读音:jiāng xī

    繁体字:江西

    意思: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
      ▶《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

  • 争得

    读音:zhēng de

    繁体字:爭得

    意思:(争得,争得)
    怎得。
      ▶唐·白居易《浔阳春•春去》诗:“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宋·晏殊《秋蕊香》词:“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金·元好问《杏花杂诗》

  • 只怕

    读音:zhǐ pà

    繁体字:衹怕

    英语:be only afraid of

    意思:犹恐怕。表示疑虑或估计。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只怕后生家看得容易了,他日负起心来。”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