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射堋》 惊飚分白羽,余响振乌号。

惊飚分白羽,余响振乌号。

意思:惊飙分白,余响振乌号。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射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壮观的活动场景,可能是一场军事阅兵或节日庆典。通过叠鼓、红旌、白羽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活动的热闹气氛和壮观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震撼。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人们对这场活动的欢喜之情,以及这场活动对当地礼俗的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首联“叠鼓花前急,红旌竹外高”通过叠鼓和花前两个意象,描绘了活动的热闹气氛和场地布置。颔联“惊飚分白羽,余响振乌号”进一步通过惊飚、白羽和乌号等意象,描绘了活动的壮观场面和声响。颈联“壮观倾人陌,欢声肖夜涛”则通过壮观和欢声两个意象,表达了人们对这场活动的赞叹和欢喜之情。尾联“因兹形礼俗,岂独事游遨”则进一步点明了这场活动对当地礼俗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一场游乐活动。 整首诗采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热烈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活动的热闹气氛和壮观场面,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这场活动的欢喜之情和对当地礼俗的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叠鼓花前急,红旌竹外高。
惊飚分白羽,余响振乌号。
壮观倾人陌,欢声肖夜涛。
因兹形礼俗,岂独事游遨。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白羽

    读音:bái yǔ

    繁体字:白羽

    意思:
     1.白色羽毛。
      ▶《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 响振

    读音:xiǎng zhèn

    繁体字:響振

    意思:(响振,响振)
    响声振动。
      ▶汉·王粲《七释》:“《巴渝》代起,鞞铎响振。”

    解释:1.响声振动。

    详细

  • 分白

    读音:fēn bái

    繁体字:分白

    意思:分明。
      ▶《韩非子•制分》:“务不与事相得,则法安得无失?而刑安得无烦?是以赏罚扰乱,邦道差误,刑赏之不分白也。”

    造句:

  • 乌号

    读音:wū hào

    繁体字:烏號

    意思:(乌号,乌号)

     1.《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
      ▶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桡下,劲能复巢,乌随之,乌不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