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瘦马行》 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

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

意思:天冷路里愁,在槽消除野心。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瘦马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瘦马的诗,通过对瘦马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瘦马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首联“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诗人描绘了一匹瘦马来自青海,从遥远的流沙之地来到市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马的艰辛旅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市门顾不售,千金价无二”,进一步描绘了马的艰辛历程和它的价值。在市门,这匹马无人问津,无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但它的价值却无法估量。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马的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颈联“肉骀大项领,匹帛可收致”,诗人描绘了马的体型和外貌特征,用“肉骀大项领”来形容马的颈部,用“匹帛可收致”来表达马的美丽和价值。这一联进一步展示了马的美丽和价值。 尾联“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诗人表达了对马的命运的感慨和对马的赞美之情。在现实中,没有像高价商人那样的识马之人,也没有试骑之人能够欣赏马的千里之志。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马的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瘦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之情。瘦马虽瘦弱伶仃,但它的内心却有着千里之志,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
市门顾不售,千金价无二。
肉骀大项领,匹帛可收致。
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
瘦马虽伶仃,毅有千里气。
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
作者介绍 应璩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道里

    读音:dào lǐ

    繁体字:道裏

    英语:milage

    意思:
     1.道路;路途。
      ▶《管子•七法》:“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
      ▶汉·焦

  • 伏枥

    读音:fú lì

    繁体字:伏櫪

    意思:(伏枥,伏枥)
    亦作“伏歷”。
     
     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唐·杜甫

  • 远志

    读音:yuǎn zhì

    繁体字:遠誌

    短语:壮志 抱负 理想 雄心 志 志向 心胸

    英语:high aspiration

    意思:(远志,远志)
    I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