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月三日夜闻蝉》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意思:我有竹林住宅,另外来蝉两遍。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六月三日夜闻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日夜晚,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联“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中,通过荷香、清露、柳动、好风等意象,描绘出夏夜的宁静与生动。荷香和清露给人以清新之感,柳动和好风则表现出微风吹过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夜画面。 颔联“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进一步通过微月、初三夜、新蝉等意象,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时光流转的感觉。初三夜的微月和新蝉的第一声鸣叫,精准地表现了夏夜的特点,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特有的宁静和生机。 颈联“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中,通过“乍闻”和“静听”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听到新蝉的叫声,作者乍然感到忧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这一联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尾联“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中,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竹林宅和池上月色,以及想象有人拨动小船行走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怀念。这一联的情感表达深沉而感人,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别来

    读音:bié lái

    繁体字:別來

    意思:(别来,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宋·谢惠连《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窦群《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

  • 竹林

    读音:zhú lín

    繁体字:竹林

    英语:bamboo grove

    意思:
     1.竹子丛生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