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意思:闻道延年如玉液,要将调鼎献给明光。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彭祖井(一本题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对历史遗迹的探访,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首联“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诗人描绘了徐方的历史遗迹,上公的旌节依然矗立,井边长满了莓苔,近在寝堂,历史的沉淀和现实的交织,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颔联“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诗人通过探访古迹,了解了彭祖的故居,并暗示了长生不老的追求,得仙何必在葛洪的故乡,表达了无论在何处,只要有追求,都有可能得道成仙。
颈联“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诗人描绘了春池的热闹和洗手漱口的场景,与清虚形成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尾联“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于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渴望,并表示要将这种智慧献给明光,明光可能是指当时的朝廷或皇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忠诚和对长治久安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 肠断李延年。-- 出自《宫词》作者:[唐]张祜
- 承云仙掌延年露。-- 出自《和酬秘阁钱少卿夜直见寄次韵》作者:[宋]杨亿
- 服人得延年。-- 出自《菩萨蛮 以上李真人述还丹诀十首案宋元间道》作者:[元]李真人
- 倩得李延年。-- 出自《菩萨蛮·君家玉雪花如屋》作者:[宋]辛弃疾
- 延年益寿莫拟。-- 出自《采莲衮/采莲令》作者:[宋]史浩
- 合上明光殿。-- 出自《清平乐·诗书万卷》作者:[宋]辛弃疾
- 今日明光里。-- 出自《宫中行乐词其六》作者:[唐]李白
- 明光于上下。-- 出自《祭辞》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 天下共明光。-- 出自《学刘公干体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圆明光烁。-- 出自《点绛唇·可惜娇儿》作者:[元]王哲
- 方士炼玉液。-- 出自《杂体诗 郭弘农璞游仙》作者:[南北朝]江淹
- 金波玉液。-- 出自《减字木兰花 秋阳道友见过》作者:[元]尹志平
- 玉液金波。-- 出自《减字木兰花 秋阳道友见过》作者:[元]尹志平
- 餐玉液,*真精。-- 出自《金盏子·剿尘情》作者:[元]王吉昌
- 玉液泻金垒。-- 出自《乐语》作者:[宋]王义山
- 华筵倾玉液。-- 出自《归朝欢·才鼓虞弦薰早入》作者:[宋]无名氏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云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红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开时。-- 出自《采桑子·樱桃著子如红豆》作者:[宋]黄庭坚
- 五云闻道。-- 出自《定情曲》作者:[宋]贺铸
- 闻道。-- 出自《如梦令·月似二年前好》作者:[元]张翥
- 闻道。-- 出自《如梦令·月似二年前好》作者:[元]张翥
- 未尝闻道。-- 出自《点绛唇 上太夫人寿》作者:[元]王寂
- 如玉复如玉,千年仰高风。-- 出自《同建阳熊退斋游九日山》作者:[宋]丘葵
- 花如玉。-- 出自《秦楼月/忆秦娥》作者:[宋]黎廷瑞
- 绰约人如玉。-- 出自《贺新郎·绰约人如玉》作者:[宋]韩玉
-
坐上人如玉。-- 出自《千秋岁·浅霜侵绿》作者:[宋]苏轼
- 秋露白如玉。-- 出自《古风其二十三》作者:[唐]李白
- 人如玉。-- 出自《忆秦娥·香馥馥》作者:[宋]无名氏
- 面如玉。-- 出自《倾杯序/倾杯乐》作者:[宋]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