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颐斋诗筒走寄》 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

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

意思:满目说山还喜欢在,什么时候鸡黍推荐藜羹。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答颐斋诗筒走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赞美自然、感慨时光的诗。 首联“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描绘了诗人在绿荫环绕的环境中吟诗作赋,与幽雅的事情息息相关,而此时天公还未放晴。这里的“绿阴团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联想到诗人可能正沉浸在诗的世界中。而“幽事相关”则暗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雨未晴”的天气也为这首诗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神秘感。 颔联“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表达了诗人对于地域和流派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将不同的地域和流派区分开来,而应该认识到李白和杜甫是同道中人。这里暗含着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即文学是没有地域和流派的限制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是文学的精髓。 颈联“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如提着酒壶在墙头买酒,屋后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催促人们开始耕种。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尾联“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放眼望去,满目都是美丽的云山,而他期待的是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种美好的生活,比如邀请朋友们来品尝自己烹制的藜麦羹。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也体现出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闲适生活、赞美自然、感慨时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
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
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
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

关键词解释

  • 云山

    读音:yún shān

    繁体字:雲山

    意思:(云山,云山)

     1.云和山。
      ▶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暧,花雾共依霏。”
      ▶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

  • 满目

    读音:mǎn mù

    繁体字:滿目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see everywhere

    意思:(满目,满目)
    充满视野。
      ▶三国·魏·曹丕《

  • 好在

    读音:hǎo zài

    繁体字:好在

    英语:(adv) luckily

    意思:
     1.安好。多用于问候。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子恭苏,问家中曰:‘许侍郎好在否?’”唐·杜甫《送

  • 黍荐

    读音:shǔ jiàn

    繁体字:黍薦

    意思:(黍荐,黍荐)
    用黍蓬(一种野草)编成的席子。
      ▶《宣和遗事》后集:“有皂衣吏引数人扶后尸而出,用黍荐卷之,共拽之而去。帝哭愈哀,不敢出声,恐监者喝之。”

  • 藜羹

    读音:lí gēng

    繁体字:藜羹

    意思: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
      ▶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糁。”
      ▶晋·陶潜《咏贫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