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 清风明月谁主张,留得此群在空谷。

清风明月谁主张,留得此群在空谷。

意思:清风明月谁主张,留下这个群在空旷的山谷。

出自作者[宋]谢枋得的《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新篁、清风、明月等自然元素,描绘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 首句“新篁娟娟如绿玉”,以新篁比喻自然之美,将新生的竹子比喻为如绿玉般温润、清雅的物品,形象地描绘了新篁的鲜嫩和光泽。这句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竹林之中,感受着竹叶的轻拂和竹风的轻拂。 “潇然出尘澹无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这里的“出尘”和“无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超脱。 “清风明月谁主张,留得此群在空谷。”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珍视。清风明月是自然中最常见的元素,但在这里,诗人却把它们视为自然的创造者,似乎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希望留住这些美好的元素在空旷的山谷中,让人们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通过新篁、清风、明月等自然元素,诗人描绘出一幅清雅脱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所带来的宁静和愉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提醒人们珍视和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篁娟娟如绿玉,潇然出尘澹无欲。
清风明月谁主张,留得此群在空谷。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关键词解释

  • 清风明月

    解释

    清风明月 qīngfēngmíngyuè

    (1) [be at leisure] 形容清闲无事

    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南史&mid

  • 空谷

    读音:kōng gǔ

    繁体字:空穀

    意思: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
      ▶《晋书•龚玄之传》:“夫哲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