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玉鉴池》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

意思:一镜寒冷光定,微风吹不波。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玉鉴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确实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仿佛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赞歌。让我们来仔细赏析一下。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这句诗首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仿佛描绘了一面镜子般的湖面,反射着寒冷的月光,平静无波,即使微风拂过,也无法撼动它的宁静。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形容词,将湖面比作镜子,描绘其寒光定,微风吹不波的静态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这句诗则描绘了荷塘中的荷花和荷叶在月光下的影子,仿佛在赞美这些自然之物的美丽,并赞扬了它们在月光下的表现。这句诗中的“更除”一词,给人一种更迭、更新的感觉,仿佛在强调荷塘中的景色在月光下的变化和丰富性。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自然,仿佛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赞歌。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以及优美的语言,将湖面的平静、荷花的美丽以及月光下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意。整首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和谐,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佳作,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以及优美的语言,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寒光

    读音:hán guāng

    繁体字:寒光

    英语:pallid light

    意思:
     1.给人以寒冷感觉的光。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一:“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 微风

    读音:wēi fēng

    繁体字:微風

    短语:和风

    英语:gentle breeze

    意思:(微风,微风)

     1.轻微的风。
      ▶《荀子•解蔽》:“微风

  • 一镜

    引用解释

    1.比喻言行可以借鉴得失的贤士。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太宗 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 魏徵 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 崔道融 《悲李拾遗》诗之一:“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沉。”

    2.指象一面明镜的平水。 唐 刘长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