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 水官无事延年计,估客应求范蠡师。

水官无事延年计,估客应求范蠡师。

意思:水官无事延年计划,商人应该找范蠡师。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封境东连浴日池》,是一首描绘封境东连地区风景和人文的诗。通过对该地区的水、土地、楼阁、田畴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封境东连浴日池,川源近盬四方知。”描绘了封境东连地区的一处著名景点——浴日池。这个池子以其壮丽的景色而闻名,每当旭日东升时,池水会被阳光照亮,形成美丽的景象。这一句也暗示了这个地区的地理优势,四方的河流汇聚于此,为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交通。 颔联“水官无事延年计,估客应求范蠡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健康长寿、生活安定的祝愿。水官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一位神祇,掌管着水源和水利。这句诗中的“水官无事”寓意着水源和水利管理得当,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安定。而范蠡则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商人,他善于经商致富,这句诗中的“估客应求”表达了诗人希望商人能够向范蠡学习,以诚信为本,追求商业道德。 颈联“楼阁嵯峨千里鉴,田畴夷坦一枰棋。”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封境东连地区的建筑和土地景观。楼阁高耸入云,如同千里的明镜一般美丽;田野平坦广阔,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整齐。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将封境东连地区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追寻燕友南皮会,谁继曹刘七子诗。”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封境东连地区人文环境的向往和期待。燕友是一个典故,指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朋友圈,南皮会则是指一种文人雅士的聚会。诗人希望这里能够有更多的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共同追寻燕友南皮会的文化氛围。同时,他也期待能够有新的诗人涌现出来,继承曹植、刘桢等七子那样的优秀诗歌传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封境东连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文环境的期待和对诗歌传统的继承,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责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封境东连浴日池,川源近盬四方知。
水官无事延年计,估客应求范蠡师。
楼阁嵯峨千里鉴,田畴夷坦一枰棋。
追寻燕友南皮会,谁继曹刘七子诗。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范蠡

    读音:fàn lǐ

    繁体字:範蠡

    英语:Fan Li

    详细释义:人名。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

  • 延年

    读音:yán nián

    繁体字:延年

    英语:prolong life; promise longevity

    意思:
     1.延长寿命。
      ▶《楚辞•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三国·魏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水官

    (1).即水正。传说中的上古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帝 顓頊 ,其神 玄冥 ” 汉 郑玄 注:“ 玄冥 , 少皥氏 之子,曰 脩 ,曰 熙 ,为水官。”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水官夸杰黠,木气怯胚胎。”
    (2).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后汉书·百官志五》:“﹝郡县﹞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