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宜春士愿朴而虚蒙珥笔之名每欲为邦人一洗之》 只今头上半儒冠,谁肯公庭弄舌端。

只今头上半儒冠,谁肯公庭弄舌端。

意思:只今头上半儒生的帽子,谁肯公庭弄舌端。

出自作者[宋]汪应辰的《宜春士愿朴而虚蒙珥笔之名每欲为邦人一洗之》

全文赏析

【原题】:
宜春士愿朴而虚蒙珥笔之名每欲为邦人一洗之偶笔工傅氏求诗作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只今头上半儒冠,谁肯公庭弄舌端。
试问毛锥将底用,夺标他日万人看。

关键词解释

  • 公庭

    读音:gōng tíng

    繁体字:公庭

    意思:
     1.古代国君宗庙的厅堂或朝堂。
      ▶《诗•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南史•褚裕之传》:“向(褚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画,每公庭就列,为众所

  • 头上

    读音:tóu shàng

    繁体字:頭上

    意思:(头上,头上)

     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许杰《惨雾》下:“村上的

  • 只今

    读音:zhī jīn

    繁体字:衹今

    意思:如今;现在。
      ▶唐·李白《苏臺览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宋·陈师道《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李国

  • 舌端

    读音:shé duān

    繁体字:舌端

    意思:
     1.舌尖,舌头。
      ▶《韩诗外传》卷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辞者,舌端之文,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