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陈醒庵(二首)》 画舫频过柳外庄,南溪原得近东阳。

画舫频过柳外庄,南溪原得近东阳。

意思:画船频过柳外庄,南溪原接近东阳。

出自作者[明]刘珏的《答陈醒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画舫频过柳外庄》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画舫频过柳外庄,南溪原得近东阳。”诗人通过描绘画舫频繁经过柳外庄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柳外庄的生活似乎充满了安逸和和谐,而南溪则因为靠近东阳而显得更加美丽。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颔联“风来绝涧水无迹,月到空山树有光。”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风来绝涧水无迹”描绘了风中的景象,表现出风的轻盈和水的清澈。而“月到空山树有光”则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空山树木的景象,表现出月光的柔和和树木的静谧。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颈联“愁里得诗如老杜,醉中挥墨过颠张。”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表达了对杜甫和张颠的敬仰之情。诗人在这“愁里”得到了灵感,如同杜甫一样,在创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而“醉中挥墨”则表达了诗人的豪放和不拘一格。这里,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创作过程,展示了他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 尾联“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诗人通过描述与朋友失约的遗憾,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因为与朋友失约而感到遗憾和愧疚,但他仍然热爱自然和友情。这里,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了他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画舫频过柳外庄,南溪原得近东阳。
风来绝涧水无迹,月到空山树有光。
愁里得诗如老杜,醉中挥墨过颠张。
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

关键词解释

  • 近东

    读音:jìn dōng

    繁体字:近東

    英语:Near East

    意思:(近东,近东)
    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国家的若干部分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 南溪

    读音:nán xī

    繁体字:南溪

    意思:
     1.指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锦江的支流。
      ▶唐·杜甫《汉川王大录事宅作》诗:“南溪老病客,相见下肩舆。”
      ▶唐·杜甫《送韦郎司直归成都》诗:“为问南溪竹,抽

  • 画舫

    读音:huà fǎng

    繁体字:畫舫

    英语:barge

    意思:(画舫,画舫)
    装饰华美的游船。
      ▶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二:“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
      ▶《京本通俗小说•

  • 东阳

    读音:dōng yáng

    繁体字:東陽

    意思:(东阳,东阳)

     1.古邑名。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左传•哀公八年》:“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