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叠山先生》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

意思:千古精忠日月的光辉,遗憾的是没有麟笔写堂堂。

出自作者[宋]洪光基的《挽叠山先生》

全文赏析

《挽叠山先生》是宋代诗人洪光基创作的一首挽词。这首诗是洪光基为了悼念他的老师、南宋著名文学家、抗元名臣谢枋得而作。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江西弋阳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他因坚决主张抗元,被贬谪至福建建宁府浦城县。 这首诗的首联“此日老法从,当年行秘书”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之情。其中,“老法从”指谢枋得曾任江西信州司法参军,“行秘书”指谢枋得曾任江西信州行中书省参议。这两句诗通过回忆老师曾经的职位和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第二联“云无出山志,松有凌云姿”则通过对云和松的比喻,赞美了谢枋得的高洁品质和崇高气节。其中,“云无出山志”比喻谢枋得虽然身在官场,但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权势所动;“松有凌云姿”则比喻谢枋得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着崇高的气节和坚定的信念。 第三联“大海渺云涛,中流屹砥柱”则通过对大海和砥柱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谢枋得坚定不移地支持抗元事业的赞扬。其中,“大海渺云涛”比喻当时抗元斗争形势严峻;“中流屹砥柱”则比喻谢枋得在抗元斗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最后一句“岁晚仍多难,先生死亦荣”,则表达了作者对谢枋得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的赞扬。其中,“岁晚仍多难”指当时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危险;“先生死亦荣”则表示即使谢枋得最终壮烈牺牲,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总之,《挽叠山先生》这首诗通过对谢枋得生平事迹的回忆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老师崇高品质、坚定信念的敬仰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宋诗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
迁家耻作梁江总,辟谷谁知韩子房。
死后十年应有待,轻生万里故非狂。
有儿可拾江边骨,须信人亡道不亡。

关键词解释

  • 精忠

    读音:jīng zhōng

    繁体字:精忠

    意思:纯洁忠贞。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比干匪躬,而剖心于精忠;田丰见微,而夷戮于言直。”
      ▶《宋史•岳飞传》:“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 堂堂

    读音:táng táng

    繁体字:堂堂

    英语:kinglike

    意思:
     1.形容盛大。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文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