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陈州朱教授三首》 山头方丈浑无事,扫地焚香看佛经。

山头方丈浑无事,扫地焚香看佛经。

意思:山头方丈浑无事,扫地焚香看佛经。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寄陈州朱教授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雨、江干、雷霆和佛经的诗,充满了宁静、淡泊和禅意。 首句“春雨江干不肯晴”,诗人以春雨为引子,描绘出一幅雨中江干的景象。这里的“不肯晴”并非字面意思的不肯放晴,而是指春雨连绵不断,使得天色阴沉,大地湿润,江干也因此显得朦胧不清,仿佛被雷霆包围。这里的“江干”并非特指江岸,而是泛指江边的一切,包括江面、江岸、山头等等。 “大江栎岸转雷霆”一句,诗人以雷霆比喻雨势之大,描绘出江岸因雨而变得汹涌澎湃,仿佛有雷霆在耳边轰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雨势之猛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 “山头方丈浑无事”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山头。这里的“方丈”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这里也用来代指山头的一位隐者。在雨后的山头,这位隐者悠然自得,清闲无事,这正符合诗人内心的向往。 “扫地焚香看佛经”是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高潮。这位隐者在山头扫地焚香,静静地阅读佛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他的生活状态,也传达出他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这里的“佛经”并非特指佛教经文,而是指一切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的书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江干、雷霆和佛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和禅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雨江干不肯晴,大江栎岸转雷霆。
山头方丈浑无事,扫地焚香看佛经。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焚香

    读音:fén xiāng

    繁体字:焚香

    英语:cense

    意思:
     1.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酾酒,复道焚香。”
      ▶宋·王谠《唐语林

  • 方丈

    读音:fāng zhàng

    繁体字:方丈

    英语:abbot

    意思:
     1.一丈见方。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白傅葬龙门山,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冢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 山头

    读音:shān tóu

    繁体字:山頭

    英语:(n) mountain top

    意思:(山头,山头)

     1.山的上部;山顶。
      ▶宋·陈与义《岸帻》诗:“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 佛经

    读音:fó jīng

    繁体字:佛經

    短语:三字经 古兰经 金刚经 圣经

    英语:sutra

    意思:(佛经,佛经)
    佛教的经典。
      ▶《三国志•吴志•刘繇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