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游眺二绝句》 正愁陇树模糊甚,更著浮云蔽泰陵。

正愁陇树模糊甚,更著浮云蔽泰陵。

意思:正愁陇树模糊很,再着浮云蔽泰陵。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九日游眺二绝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登临西门沙丘、仰望芒山时所见的景象,并抒发内心情感的诗。 首句“西门沙丘颓欲崩,思望芒山强自登”,诗人首先描绘了西门沙丘的颓败之景,仿佛随时可能崩塌。而芒山,诗人尽管心生畏惧,但还是强自登临。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不畏艰难,勇攀沙丘、仰望芒山的情景,表达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正愁陇树模糊甚,更著浮云蔽泰陵”,诗人面对陇地的树木在浮云掩映下显得模糊不清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愁绪。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愁眉紧锁,表达出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同时,浮云蔽日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门沙丘、芒山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出一种坚韧不屈、忧虑痛苦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准确生动,意象鲜明,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描绘的景象。同时,这首诗的节奏感强,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忧虑痛苦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门沙丘颓欲崩,思望芒山强自登。
正愁陇树模糊甚,更著浮云蔽泰陵。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泰陵

    读音:tài líng

    繁体字:泰陵

    意思:
     1.陵名。
      ▶唐玄宗陵。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2.陵名。
      ▶宋哲宗陵。在河南省·巩县西南。本名永泰陵。
      ▶宋人常

  • 浮云

    读音:fú yún

    繁体字:浮雲

    短语:低云 乌云

    英语:cloud rack

    意思:(浮云,浮云)

     1.飘动的云。
      ▶《楚辞•九辩》:“块独守

  • 模糊

    解释

    模糊 móhu

    (1) [vague;dim]∶轮廓模糊不清

    模糊人影

    (2) [indistinct]∶强调难以辨认

    字迹已经模糊了

    引用解释

  • 陇树

    读音:lǒng shù

    繁体字:隴樹

    意思:(陇树,陇树)

     1.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
      ▶南朝·齐·孔稚珪《白马篇》:“陇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
      ▶明·皇甫涍《再别兄弟作》诗:“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