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蓬瀛台二首》 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

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

意思:青天不尽海茫茫,一眼望去道路长蓬瀛。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蓬瀛台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是一首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度思考的诗。它以大海、蓬莱和瀛洲为背景,描绘了广阔无垠的青冥和茫茫大海,象征着无尽的时空和人类历史的流转。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反思。 首联“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诗人以浩渺无边的海洋为引子,描绘了青冥无尽的景象,象征着人类生存的广袤和渺小。同时,诗人又以蓬莱和瀛洲为引子,表达了对神仙传说和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遥远未来的憧憬。这一联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引人深思。 颔联“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诗人以秋天的信件和楚魂伤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人通过寄信的方式,将秋天的信息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又以楚魂伤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反思,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颈联“萦回四望山如画,兴废千年木已苍”,诗人以山如画、木已苍为象征,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历史的变迁。诗人通过萦回四望的方式,将眼前的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又以千年木已苍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尾联“直使台倾荆棘满,闻琴何用涕沾裳”,诗人以荆棘满和闻琴为象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愤。诗人通过描述台阁倾覆、荆棘丛生的景象,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同时,诗人又以闻琴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正义的追求。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正义的呼唤。 总的来说,《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它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兴衰的反思。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美景和英雄豪杰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
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
萦回四望山如画,兴废千年木已苍。
直使台倾荆棘满,闻琴何用涕沾裳。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青冥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青冥

    英语:sky

    意思:
     1.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
      ▶《楚辞•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王逸注:“上至玄

  • 去路

    读音:qù lù

    繁体字:去路

    短语:丝绸之路 支路 斜路 熟路 老路

    英语:outlet

    意思:
     1.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
      ▶唐·项斯《汉南

  • 不尽

    读音:bù jìn

    繁体字:不儘

    英语:not to the utmost

    意思:(不尽,不尽)

     1.未完;无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 路长

    读音:lù cháng

    繁体字:路長

    意思:(路长,路长)
    I
    路途遥远。
       ▶宋·李清照《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II
    明·清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