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乡守楼宗簿》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

意思:庭中没有滞留诉讼,死后有遗书。

出自作者[宋]陈宓的《挽乡守楼宗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官员和学者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们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精神的敬意。 首句“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通过对比汉代循吏和周朝鲁国的儒者,表达了对古代官员和学者的赞美。汉代的循吏是那些遵循道德规范、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而鲁国的儒者则是重视道德和学问的学者。这两者都是古代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官员和学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他们致力于解决百姓的纠纷,使庭中无滞讼,即没有积压的案件。同时,他们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遗书等。这两句诗强调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 “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古代官员的敬意。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利益,甚至生活窘迫。他们为了治理郡县而身心憔悴,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公正、仁爱和道德的赞美。无论是天还是人,都应该遵循同一理性和道德准则,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有所差异。这体现了古代官员和学者对公正、仁爱和道德的追求和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官员和学者,表达了对他们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强调了公正、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该遵循这些准则来为人处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代推循吏,周邦重鲁儒。
庭中无滞讼,身后有遗书。
生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

关键词解释

  • 遗书

    读音:yí shū

    繁体字:遺書

    短语:遗稿

    英语:a letter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意思:(遗书,遗书)
    I<

  • 身后

    读音:shēn hòu

    繁体字:身後

    英语:after one\'s death

    意思:(身后,身后)
    死后。
      ▶《后汉书•孔融传论》:“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
      ▶唐·

  • 无滞

    读音:wú zhì

    繁体字:無滯

    意思:(无滞,无滞)

     1.没有障碍;通行无阻。
      ▶南朝·梁·陶弘景《<发真隐诀>序》:“昔在人间,已钞撰《真经》修字两卷……今更反复研精,表里洞洽,预是真学之理,使了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