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山净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师》 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掀眉。

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掀眉。

意思:小径穿过棒子敲竹门,道士一见掀眉。

出自作者[宋]释绍昙的《西山净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与僧人交流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僧人的好奇。 首联“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诗人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对僧人的智慧和决断表示了钦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疑惑和期待,希望通过与僧人的交流来解答心中的疑问。 颔联“烟雨溟蒙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描绘了僧人所在的环境,烟雨蒙蒙,藓石温润,环境清幽,难以寻访。这为后面的交流做了铺垫。 颈联“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掀眉”,描述了诗人进入竹林小径,敲开了僧人的门,僧人一见就掀开了眉毛,表示欢迎。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僧人的交流场景,也表达了僧人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详细描述了与僧人的交流过程,僧人布衲、口持密语、云檐扫榻延居等细节,以及涧水松风说苦空等场景,都表现了僧人对佛教的深入理解和修行。这些描述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僧人的钦佩。 最后两联,“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诗人向僧人询问关于佛教的问题,表达了对佛教的深入探究和敬仰之情。“灼然嫌佛不肯做,观栖不在梧桐树”,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僧人的交流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僧人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入探究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
烟雨溟蒙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
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掀眉。
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
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
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灼然嫌佛不肯做,观栖不在梧桐树。

关键词解释

  • 道人

    读音:dào rén

    繁体字:道人

    英语:Taoist

    意思:
     1.有极高道德的人。
      ▶《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 小径

    读音:xiǎo jìng

    繁体字:小徑

    英语:alley

    意思:
     小路。
    ▶《六度集经》卷五:“便向小径,去斯不远,有小蓬庐,吾亲在中。为吾啓亲:‘自斯长别,幸卒余年,慎无追恋也。’”<

  • 披榛

    读音:pī zhēn

    繁体字:披榛

    意思:砍去丛生之草木。多喻创业或前进中的艰难。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脱迹违难,披榛来洎。”
      ▶晋·赵至《与嵇茂齐书》:“近无所依,退无所据,涉泽求蹊,披榛觅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