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至京口示诸弟》 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

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

意思:兄弟会相见,荣枯哪里论。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初至京口示诸弟》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还家百战后,访故几人存。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首先描绘了战后归家的场景,通过“百战后”和“几人存”的描述,传达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悲惨命运。而“兄弟得相见”则表达了亲人团聚的喜悦和欣慰,同时也暗示了战乱对家庭的影响。 “荣枯何处论”一句,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曾经的荣华富贵和现在的枯萎凋零都已经无从说起。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战后的萧条和凄凉。 “新诗添卷轴,旧业见儿孙”两句描绘了战后重建家园的场景,人们重新开始耕耘劳作,也有人开始创作诗歌,记录下自己的心境和感受。这些新的事业和成就,都在儿孙们的努力下得以展现。这两句表达了战后重建的艰辛和希望,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点检平生事,焉能出荜门”两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感慨自己曾经的努力和奋斗,但是最终也没有走出自己简陋的家门。这种自嘲和反思,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后归家、重建家园的描绘,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悲惨命运,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的自嘲和反思,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还家百战后,访故几人存。
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
新诗添卷轴,旧业见儿孙。
点检平生事,焉能出荜门。
作者介绍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相见

    读音:xiāng jiàn

    繁体字:相見

    英语:meet each other

    意思:(相见,相见)
    彼此会面。
      ▶《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兄弟

    读音:xiōng dì

    繁体字:兄弟

    短语:哥们

    英语:brothers

    意思:
     1.哥哥和弟弟。
      ▶《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