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踏莎行·粟玉玲珑》 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

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

意思: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踏莎行·粟玉玲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气息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的开头,“粟玉玲珑,雍酥浮动。芳跗染得胭脂重”,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粟玉和雍酥都是形容春天的花朵,如粟米般晶莹剔透,如酥油般轻轻浮动。芳跗染得胭脂重,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盛开,花瓣上仿佛染上了淡淡的粉色,如同涂抹了胭脂一般。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能闻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花朵的娇艳。 接着,“风前兰麝作香寒,枝头烟雪和春冻”,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风中的香气如同兰麝一般清新凉爽,枝头的白色花朵如同春雪一般与春天的寒气相融合。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然后,“蜂翅初开,蜜房香弄。佳人寒睡愁和梦”,描绘了春天中的蜜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蜜蜂翅膀初开,正在采集花蜜,而人们则因春天的寒冷而带着淡淡的忧愁和美梦。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最后,“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以鲜艳的鹅黄和茜红作为比喻,形容春天的花朵和人们穿着的服装,表达了春天独特的美丽和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通过描绘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粟玉玲珑,雍酥浮动。
芳跗染得胭脂重。
风前兰麝作香寒,枝头烟雪和春冻。
蜂翅初开,蜜房香弄。
佳人寒睡愁和梦。
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罗裙

    读音:luó qún

    繁体字:羅裙

    英语:skirt of thin silk

    意思:(罗裙,罗裙)
    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南朝·梁·江淹《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

  • 鹅黄

    读音:é huáng

    繁体字:鵝黃

    英语:light yellow

    意思:(鹅黄,鹅黄)

     1.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唐·李涉《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

  • 风流

    读音:fēng liú

    繁体字:風流

    短语:黄色 桃色 韵 色情 艳

    英语:dissolute

    意思:(风流,风流)

     1.风流动或流逝。
      

  • 衫子

    读音:shān zǐ

    繁体字:衫子

    意思:
     1.古代妇女穿的袖子宽大的上衣。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衫子背心》:“衫子,自黄帝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
      ▶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宫人,

  • 茜罗

    读音:qiàn luó

    繁体字:茜羅

    意思:(茜罗,茜罗)
    绛红色的薄丝织品。
      ▶后蜀·毛熙震《南歌子》词:“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腻香红玉茜罗轻。”

    解释:1.绛红色的薄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