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瓮牖吟》 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

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

意思:不假门窗力量,能回日月的光辉。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瓮牖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收瓮”。瓮是一种盛物的容器,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旧物的珍视,以及对于如何使用它的独特见解。 首句“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诗人首先表达了瓮已经破旧,他甘愿抛弃,但同时也暗示着,他找到了一个方法来重新使用这个旧瓮。这里的“甘弃”和“言收”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旧物的再利用的重要性。 “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如何使用瓮的独特见解。在需要的时候,瓮可以用来装东西;在需要照明的时候,它又可以作为灯具。这里,“藉口”和“安床”都是对瓮的多功能性的形象描述。 “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进一步强调了瓮的强大功能。无论是在需要遮蔽的地方还是在需要照亮的地方,瓮都能发挥其作用,不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就能改变环境,甚至能改变日月的运行。这表达了作者对旧物再利用的坚定信念。 最后,“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这两句是诗人对旧瓮的赞美之词。在清平的环境中,旧瓮可以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的存在可以和羲皇等先贤相比。这里既有对旧物的赞美,也有人生哲理的启示——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旧瓮的再利用和赞美其多功能性,表达了作者对旧物再利用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
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
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
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月光

    读音:yuè guāng

    繁体字:月光

    英语:moonlight

    意思:
     1.月亮的光线,是由太阳光照到月球上反射出来的。
      ▶《诗•陈风•月出》“月出皎兮”毛传:“皎,月光也。”

  • 不假

    读音:bù jiǎ

    繁体字:不假

    英语:truly

    意思:
     1.不借用。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
      ▶隋·王通《中说•王道》:

  • 轩窗

    读音:xuān chuāng

    繁体字:軒窗

    意思:(轩窗,轩窗)
    窗户。
      ▶唐·孟浩然《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诗:“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水绡

  • 力能

    读音:lì néng

    繁体字:力能

    意思:犹能力。
      ▶《后汉书•班超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故汉世有发愤张胆,争膏身于夷狄以要功名,多矣。”
      ▶《宋史•杨存中传》:“存中魁梧沈鸷,少警

  • 回日

    读音:huí rì

    繁体字:回日

    意思:(参见迴日)

     1.谓日神羲和驾车前进,不得过,为之回车。形容极高。
      ▶唐·李白《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宋·梅尧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