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意思:寄书春草年年颜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出自作者[唐]李颀的《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全文赏析

《吏部明年拜官后,西城必与故人期。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这首诗的主题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和离别之情,通过描绘春草和玉女祠等意象,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情感。 首句“吏部明年拜官后,西城必与故人期”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即将赴任的朋友与故人的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述朋友即将赴任的地点“西城”,以及他与故人之间的约定,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这里的“期”字,既表达了友人之间的约定,也暗示了离别后的期待和思念。 “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情感。诗人以“春草”喻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年年色”来描绘这种情感的持久和强烈。同时,“玉女祠”这个意象也暗示了美好的期待和愿望,象征着重逢的希望。这里的“莫道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坚定信念,即使现在不能相见,也相信未来一定会相逢。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将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提醒人们珍惜友情,不要轻易放弃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款款的离别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吏部明年拜官后,西城必与故人期。
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关键词解释

  • 春草

    读音:chūn cǎo

    繁体字:春草

    英语:Spring grass.

    意思:
     1.春天的草。
      ▶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宋·谢灵运

  • 玉女

    读音:yù nǚ

    繁体字:玉女

    英语:teenage girl

    意思:
     1.对他人之女的美称。
      ▶《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郑玄注:“言

  • 寄书

    读音:jì shū

    繁体字:寄書

    意思:(寄书,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庾信《竹杖赋》:“亲友离绝,妻孥流转;玉关寄书,章臺留钏。”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