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意思:共悲人事断绝,只有回答杜陵田。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全文创作背景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是唐代名相张九龄创作的一组悼亡诗,为祭奠已故的刑部李尚书所作。李尚书,即李日知,是唐代的一位高级官员,曾任刑部尚书,以清廉正直著称。他去世后,张九龄为他写下了这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敬仰之情。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九龄和李日知之间的友情和共事经历有关。两人在政治上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追求,彼此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情谊。因此,在李日知去世后,张九龄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悲痛和怀念之情。 在诗中,张九龄赞颂了李日知的品德和功绩,对他的离世表达了深深的惋惜。同时,他也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怀念,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林,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杜陵

    读音:dù líng

    繁体字:杜陵

    英语:Duling Mausoleum

    意思:
     1.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
      ▶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并改杜县

  • 人事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事

    英语:personnel

    意思:
     1.人之所为;人力所能及的事。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 陵田

    读音:líng tián

    繁体字:陵田

    意思:陵墓旁的田地。
      ▶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陵田野寂,松迳寒深。”

    解释:1.陵墓旁的田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