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连雨》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意思:破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连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是一首描绘自然风雨之景,抒发诗人内心感受的诗。 首联“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诗人以风雨之夜为背景,描绘了鸡鸣之声从暮色中再次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日常。这句诗以动衬静,突显出风雨之夜的寂静和深邃。 颔联“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风雨之夜的景色。碎声如同苦竹中的细雨滴落,清脆而凄冷;冷翠则是指芭蕉叶上的雨水滴落,带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两句诗以听觉和视觉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风雨之夜的景象。 颈联“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之夜的各种生物活动。水鸟在檐下栖息,泥蛙则跳进屋里。这两句诗以动物和昆虫的活动来衬托出风雨之夜的寂静和自然界的和谐。 尾联“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风雨之夜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听说有客人来访,因此期待着明日的到来。这句诗以期待和希望为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之夜的景色和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苦竹

    读音:kǔ zhú

    繁体字:苦竹

    英语:whangee

    意思:又名伞柄竹。禾本科。秆圆筒形,高达四米。箨鞘细长三角形,箨叶披针形。笋有苦味,不能食用。茎可作造纸原料和制伞柄、笔管等。
      ▶晋·戴

  • 芭蕉

    读音:bā jiāo

    繁体字:芭蕉

    短语:桃树 漆树 冬青 吐根 柠檬 苏木 圣诞树 栗树 七叶树 梨树 月桂树 木棉树 椰子树 白桦 枇杷 白杨树 女贞 红树 柚木 杏树 卫矛 银杏树 木菠萝 紫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