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化为石,谁是种时人。
意思:一棵树变成石头,谁是种当时的人。
出自作者[宋]杨蟠的《柏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描绘了自然和时间的主题。
首句“零落雪霜后,犹含千载春”,直接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雪花飘落,霜冻覆盖,万物凋零。然而,尽管经历了严寒的冬季,植物却依然蕴含着生机,等待春天的到来。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生命力,等待春天的到来。
第二句“一株化为石,谁是种时人”则转向了另一个主题,即生命的无常和种子的未知来源。这里,“化为石”的意象可能指的是植物在严寒中死去,化为石头。而“谁是种时人”则引发了对于种子来源的疑问,究竟是谁在春天之前种下了它?这个疑问也暗示了生命的神秘和不可知性。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并以此引出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它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总是存在的。同时,它也引发了关于生命起源和无常的疑问,让我们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敬畏和思考,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