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隐者》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意思:已约人身体抛印,不嫌门巷是渔樵。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寄隐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距离并不遥远,但相思之情却如同天边,难以触及。这里的“烟郭”和“云扃”都是指友人的居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颔联“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生活环境的想象。长松落下的钗千股,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居所环境的幽静和美丽,而小港春添水半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颈联“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诗人已经决定抛弃官职,过上清静的生活,不嫌弃渔樵般的门巷生活。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恶。 尾联“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最后两句以典故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否定。渭滨晦迹南阳卧,指的是诸葛亮在南阳隐居的故事,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和友人的隐居生活。与世俗生活相比,这种生活更加清静和自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
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印绶

    读音:yìn shòu

    繁体字:印綬

    英语:official seal

    意思:(印绶,印绶)

     1.印信和繫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繫有丝带,佩带在身。
      ▶《史记•项羽本纪》: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病身

    读音:bìng shēn

    繁体字:病身

    意思:体弱多病之身。
      ▶唐·张籍《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白居易《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杨万里《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