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鹦鹉洲犹自若,铜雀台安在哉。

鹦鹉洲犹自若,铜雀台安在哉。

意思:鹦鹉洲还是像,铜雀台在哪里呢。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和文化的,通过对曹操和鹦鹉洲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物的批评。 首句“鹦鹉洲犹自若”,诗人将鹦鹉洲与历史上的铜雀台相对比。鹦鹉洲是长江中的一个洲岛,铜雀台则是曹操所建的豪华宫殿之一。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曹操的质疑。铜雀台已经不在了,而鹦鹉洲依然如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老瞒真大不道”,诗人用“老瞒”来称呼曹操,表达了对他的不满和批评。“真大不道”表示曹操的行为过于荒唐和不道德,他的行为已经超越了人们的道德底线。这里诗人对曹操的批评是严厉的,认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狂生恃小有才”,诗人用“狂生”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物的批评。诗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同时也认为历史上的那些人物过于自大和狂妄,他们只看重自己的小聪明,而忽略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利益。 整首诗通过对比铜雀台和鹦鹉洲,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物的批评。诗人认为历史上的那些人物过于自大和不道德,而忽略了人民的利益和历史的变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己的批评,认为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历史人物一样,注重人民的利益和历史的变迁。 这首诗的主题是历史和文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和对自己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鹦鹉洲犹自若,铜雀台安在哉。
老瞒真大不道,狂生恃小有才。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台安

    读音:tái ān

    繁体字:檯安

    英语:台安县 Tai\'an County,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意思: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

  • 自若

    读音:zì ruò

    繁体字:自若

    英语:coolly

    意思: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国语•越语下》:“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 鹦鹉

    读音:yīng wǔ

    繁体字:鸚鵡

    意思:(鹦鹉,鹦鹉)

     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
      ▶《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

  • 铜雀

    引用解释

    1.铜制的鸟雀。《三辅黄图·建章宫》:“古歌云:‘ 长安 城西有双闕,上有双铜雀,一鸣五穀成,再鸣五穀熟。’”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藉田诗》:“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2.指 铜雀台 。 南朝 陈 张正见 《铜雀台》诗:“凄凉 铜雀 晚,摇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