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意思:诗歌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接受朝廷的新任命,进入朝廷为官。作者通过描绘自己进入朝廷的场景、诗歌的风格、工作环境、夜色中的景色以及书信交往等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首联“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使用了典故和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接受朝廷新任命后的喜悦和激动。“鹓鹭”是比喻朝官的词语,在这里代指作者自己;“汉庭”则是指朝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颔联“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歌风格和为官职责的认知。作者认为自己的诗歌能够符合朝廷的雅致要求,同时也能为朝廷献策纳言,讨论经义。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和政治才能的自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朝廷的尊重和忠诚。 颈联“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色,进一步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月晓”表示月色朦胧,“蜀江”和“楚树”则描绘了远方的景色。而“猿啼”则增添了悲凉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即将进入朝廷,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这一联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书信交往的方式,与朝廷中的隐退官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对朝廷的尊重和忠诚,也体现了作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开放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进入朝廷的场景、诗歌风格、工作环境、夜色中的景色以及书信交往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和政治的自信和对朝廷的忠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
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
作者介绍 曹摅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献纳

    读音:xiàn nà

    繁体字:獻納

    意思:(献纳,献纳)

     1.指献忠言供采纳。
      ▶汉·班固《<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旧唐书•玄宗纪论

  • 歌诗

    读音:gē shī

    繁体字:歌詩

    意思:(歌诗,歌诗)

     1.咏唱诗篇。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杜预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
      ▶《墨

  • 论经

    读音:lùn jīng

    繁体字:論經

    意思:(论经,论经)
    讲论经典;评论经书。
      ▶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安禅合掌,说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元·杨载《奉题伯父双峰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