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 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

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

意思:军队中记室能互相问,只说愁吟回答菊花。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落石关城动鼓笳,远游怜汝尚无涯》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远游中思念家乡,感叹人生无常,渴望归乡的情感。 首联“落石关城动鼓笳,远游怜汝尚无涯”,描绘了作者在离开家乡后,听到关城中鼓笳的声音,不禁想起远游的亲人仍无归期。这一句通过描绘声音,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念交织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颔联“壮身谩托三公府,归梦难寻万里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感叹自己在官场上的奔波忙碌,却无法寻找到回家的路。这一句通过对比官场与家乡,突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无奈。 颈联“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景象,暮色中的山灯映照在树叶上,等待秋潮时分船儿在沙滩上搁浅。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渴望。 尾联“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表达了作者渴望在军中得到记室的问候和关心,并诉说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菊花的愁绪。这一句通过描绘军中生活,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无奈。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石关城动鼓笳,远游怜汝尚无涯。
壮身谩托三公府,归梦难寻万里家。
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
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菊花

    读音:jú huā

    繁体字:菊花

    英语:chrysanthemum

    意思: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南朝

  • 记室

    读音:jì shì

    繁体字:記室

    意思:(记室,记室)

     1.官名。
      ▶东汉置,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世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
      ▶《后汉书•百官志一》:“记室令史,主上表章,报书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