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说传心法,犹看赐额碑。
意思:停止对传心法,就像看赐额碑。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过永定废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乱后僧何去,门闲落叶时》是一首描绘了寺庙生活和情感状态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日常、僧人的生活以及诗人的情感。
首联“乱后僧何去,门闲落叶时”,诗人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描绘了寺庙的静寂和僧人的离散。乱后,暗示了寺庙曾经经历过的动荡和不安,而僧人的离散,则象征着寺庙生活的寂寥和冷清。门闲落叶时,则以落叶的飘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颔联“画昏秋蠹老,斋断午禽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景象。画昏,暗示了寺庙中的画作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不清;秋蠹老,则描绘了寺庙的秋意和岁月的痕迹;斋断午禽饥,则描绘了寺庙中僧人断炊的景象,午禽饥,更加强调了寺庙的冷清和寂寥。
颈联“罢说传心法,犹看赐额碑”,诗人笔锋一转,从描绘寺庙景象转向了僧人的生活。罢说传心法,暗示了僧人不再谈论佛法,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犹看赐额碑,则描绘了僧人仍然在关注着寺庙的历史和荣誉。
尾联“不知兴坏理,来此岂无悲”,诗人以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表达了对寺庙兴衰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不知兴坏理,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来此岂无悲,则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哀愁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日常、僧人的生活以及诗人的情感状态。它既有对寺庙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寺庙兴衰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