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听边鸿》 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意思:风吹起来塞鸿群受惊,半拂平半入云。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赋得听边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边塞情调的诗,通过对塞鸿被风吹起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故人境况的关心。 首句“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中,诗人以惊急的狂风比喻当时紧张的局势,象征着战争的威胁。塞鸿被风吹起,如同战场的战士们被形势所驱使,无法自主。而“半拂平沙半入云”则描绘了塞鸿群飞的状态,既有在平沙上的疾飞,又有在云霄中的飞翔,象征着战士们既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勇,又有在紧急局势中无所畏惧的豪情。 第二句“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则是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借以表达诗人对故人的关切。这里,诗人将昭君和苏武的形象进行对比,昭君月下听曲,显得孤独而凄清,而苏武雪中闻笳,却有同伴们的陪伴。诗人以此表达对那些在动荡时局中无法自主、孤独无助的人们的同情和关切。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塞鸿被风吹起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故人境况的关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将现实与历史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现实感,又有历史纵深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边塞气息、关切时局、同情弱者的优秀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惊风

    读音:jīng fēng

    繁体字:驚風

    英语:infantile convulsion

    意思:(惊风,惊风)

     1.指勐烈、强劲的风。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扬节而

  • 塞鸿

    读音:sāi hóng

    繁体字:塞鴻

    意思:(塞鸿,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

  • 平沙

    读音:píng shā

    繁体字:平沙

    意思: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歷乱转蓬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