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月桃》 分付与南园,舞榭歌台。

分付与南园,舞榭歌台。

意思:交付与南园,昔日的舞榭歌台。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十月桃》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菊花凋零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菊花凋零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东篱菊尽,遍园林败叶,满地寒荄。”描绘了菊花凋零的景象,满地的败叶和寒荄,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露井平明,破香笼粉初开。”描绘了菊花初开时的美丽景象,破香笼粉,形容菊花的香气和颜色。 “佳人共喜芳意,呵手剪、密插鸾钗。”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菊花比作佳人,表达了人们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呵手剪、密插鸾钗”也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将菊花插在头上的情景。 “无言有艳,不避繁霜,变作春媒。”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菊花与繁霜进行对比,表达了菊花在繁霜中的坚韧和美丽。同时,“变作春媒”也表达了菊花在凋零后仍然具有价值的意思。 “问武陵溪上谁栽。分付与南园,舞榭歌台。”这里运用了典故,将菊花比作武陵溪上的桃花,暗示了菊花的美丽和价值。同时,“分付与南园,舞榭歌台”也描绘了人们将菊花放置在舞榭歌台上的情景。 “东君自是为主,先暖信、律管飞灰。”这里表达了对季节的感慨和思考,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 最后,“从今雪里,第一番花,休话江梅。”这里的“雪里”和“江梅”都是指冬季和梅花,暗示了梅花在冬季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休话江梅”也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菊花凋零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篱菊尽,遍园林败叶,满地寒荄。
露井平明,破香笼粉初开。
佳人共喜芳意,呵手剪、密插鸾钗。
无言有艳,不避繁霜,变作春媒。
问武陵溪上谁栽。
分付与南园,舞榭歌台。
恰似凝酥衬玉,点缀装裁。
东君自是为主,先暖信、律管飞灰。
从今雪里,第一番花,休话江梅。

关键词解释

  • 南园

    读音:nán yuán

    繁体字:南園

    意思:(南园,南园)

     1.园名。在广东·广州市南。
      ▶明·洪武初,赵介、孙蕡等五人在此结社,号南园五子。
      ▶嘉靖时,又有欧大任·梁有誉等五人,于此结社,

  • 舞榭歌台

    引用解释

    供歌舞用的台榭。 唐 黄滔 《馆娃宫赋》:“舞榭歌臺,朝为宫而暮为沼;英风霸业,古人失而今人惊。”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舞榭歌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明 无名氏 《玉环记·玉箫叹怀》:“舞榭歌臺,做成门面;调脂弄粉,扮作生涯。”

    读音:wǔ xiè gē tái

  • 分付

    读音:fēn fù

    繁体字:分付

    英语:(coll.) to order

    意思:
     1.分别付与。
      ▶《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