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和答蒿叟三首》 尊前菊影开奇境,鬓外坟痕有断愁。

尊前菊影开奇境,鬓外坟痕有断愁。

意思:尊前菊影开辟奇境,鬓外的痕迹有断愁。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次和答蒿叟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迭吟怒涌源泉似,万斛惭将一勺酬》,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诗篇。 首联“迭吟怒涌源泉似,万斛惭将一勺酬。”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仿佛听到泉水的激荡,涌动不息,而自己所能给予的只是“一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谦逊之情。 颔联“坐洗襟抱吞海气,隔扶魂梦湿湖秋。”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感受,洗涤心灵,仿佛可以吞吐大海的气息,隔着窗户都能感受到湖边的秋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颈联“尊前菊影开奇境,鬓外坟痕有断愁。”描绘了酒樽前的菊花影子,营造出一种奇妙的景象,而鬓角的坟茔则留下了断续的愁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 尾联“逸趣报公携岛客,(康更生翁自青岛还湖居与同游)表忠观更访碑留。”最后两句是作者的邀请和计划,邀请朋友们带着岛上的客人一起来游玩,并去表忠观寻找碑文。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湖居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湖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时间、人生和自我反思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迭吟怒涌源泉似,万斛惭将一勺酬。
坐洗襟抱吞海气,隔扶魂梦湿湖秋。
尊前菊影开奇境,鬓外坟痕有断愁。
逸趣报公携岛客,(康更生翁自青岛还湖居与同游)表忠观更访碑留。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尊前

    引用解释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