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怀江上(二首)》 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

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

意思:柴蒲正绿色乳鸭子叫,洪水淹没渔梁宿雨天晴。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春日怀江上(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首句“薪蒲正绿,乳凫声鸣”,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田园初绿的景象。薪蒲,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初春时节,它们在水中摇曳生姿,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而“乳凫声鸣”则描绘了清晨时分,小野鸭发出清脆的叫声,为这宁静的田园增添了几分生动。 “水没渔梁,宿雨晴”这两句描绘了田园的另一番景象,雨水充沛的渔梁,经过一夜的雨水后,雨过天晴,水面上漂浮着新鲜的泥土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田园的清新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看近清明,沉种日”两句,诗人又将目光转向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这是一个传统的农事节日。清明沉种日,意味着农民们即将开始新一轮的耕种。然而,诗人却以“野人何事不归耕”结尾,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人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田园的生机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人的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
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宿雨

    读音:sù yǔ

    繁体字:宿雨

    意思:
     1.夜雨;经夜的雨水。
      ▶隋·江总《诒孔中丞奂》诗:“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明·吴本泰《西湖竹枝词》:“宿雨半收晴不稳,恼人最是鹁鸠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