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阳春晚》 凭高送春目,流恨伤千古。

凭高送春目,流恨伤千古。

意思:凭高送春季眼睛,流千古恨伤害。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汉阳春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汉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汉阳抱青山,飞楼映湘渚的美丽景象。这里的“抱”和“映”两个词用得非常巧妙,形象地描绘了汉阳与周围山水的紧密联系,以及飞楼与湘渚的相互映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接着,“白云蔽黄鹤,绿树藏鹦鹉”这两句诗描绘了汉阳的自然环境。白云遮住了黄鹤,绿树中隐藏着鹦鹉,这种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然后,“凭高送春目,流恨伤千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站在高处,目送着春天的离去,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悲伤,这种情感贯穿了整个诗篇。 最后,“遐思祢衡才,令人怨黄祖”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想起了祢衡的才华,同时也对黄祖产生了怨恨。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汉阳的美景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思考。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阳抱青山,飞楼映湘渚。
白云蔽黄鹤,绿树藏鹦鹉。
凭高送春目,流恨伤千古。
遐思祢衡才,令人怨黄祖。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凭高

    读音:píng gāo

    繁体字:憑高

    意思:
     补证条目
    登高;凭借高处。
    ▶唐姚鹄《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凭高目断无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晖。”
    ▶唐李洞《题咸阳楼》诗:“晚亚古城门,凭高黯客魂。”<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