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栖白旧院二首》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意思:中秋月不见,空剩一炷清香。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经栖白旧院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故人的怀念和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离去感到悲凉,对世事无常感到无奈。竺卿可能是指故人的尊称,他已不在人世,使得周围的景象都显得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中秋月是故人曾经存在与欢乐的象征,而现在却无法看见,只剩下香火袅袅,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记忆。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这里用暮雨和枯叶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逝去的深深的哀伤。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新坟塔象征着故人的离世,给人以萧条凄凉之感。渭水傍是故人的安息之地,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这里提到了李德林,可能是故人身边的一位重要人物。李德林是当时的文臣,他的逝去象征着文人的凋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 “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这里用旧藁和空堂来比喻故人的孤独和寂寞,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最后,“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留恋和无法忘怀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感慨。读来令人感动,也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
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
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
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