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楼曲》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意思:并把不剪东流水,湘江竹年年泪痕紫。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西楼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少妇从初春到暮春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纠葛。诗中通过对少妇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少妇对爱情的渴望、对离别的哀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联“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描绘了初春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轻盈的游丝和落絮,西楼的晓晴中,花儿聚集成团,为全诗定下了凄美的基调。 颔联“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描绘了少妇在楼中抚琴的场景,琴声未终,少妇已长叹不已,暗示了少妇内心的哀愁。 接下来的几联,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进一步展现了少妇的情感变化。她回忆起去年与情郎入关时的欢乐时光,而如今却只能独自东还,如同秋水中的零落芙蓉,孤独而凄凉。同时,诗中也用到了并刀、湘竹等物象来表达离别之痛和泪水之多。 最后,诗中用到了“重城车马红尘起”这样的场景,暗示了少妇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助。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通过描绘少妇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展现了爱情、离别、时光流逝等多重主题。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凄美的爱情诗,通过少妇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离别的哀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诗的文字优美,情感深沉,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
今年区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重城车马红尘起,乾鹊无端为谁喜?
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东流水

    引用解释

    1.东逝的流水。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潕水》:“ 南阳 叶 方城 邑西……有东流水,则 子路 问津处。”

    2.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唐 高适 《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东流

    读音:dōng liú

    繁体字:東流

    意思:(东流,东流)

     1.流向东方。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 湘竹

    读音:xiāng zhú

    繁体字:湘竹

    英语:bamboo of the Xiang

    意思:
     1.即湘妃竹。
      ▶唐·白居易《江上送客》诗:“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

  • 并刀

    读音:bìng dāo

    繁体字:並刀

    意思:亦称“并州刀”。
     即并州剪。
      ▶宋·陆游《秋思》诗:“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清·陈维崧《念奴娇•与任青际饮》词:“沥尽并刀悲壮血,看有何人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