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暮云四卷》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

意思:拖延拖延流年,春季鸿秋燕,来到底有什么好处。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念奴娇·暮云四卷》

全文创作背景

**《念奴娇·暮云四卷》的创作背景是李纲在宋高宗即位之初,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被赵构任为相。然而仅七十余天即被罢相**^[1]^。这首词便是在他被罢相后回到福建长乐老家途中所作的^[2]^。 词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词人忧国忧民和壮志难酬之情^[1]^。上阕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词人舟行江中所见暮云、残日、长江等苍茫阔大的景象^[2]^。下阕以抒情为主,通过用典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信心^[1]^。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
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
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
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
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
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
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苒苒

    读音:rǎn rǎn

    繁体字:苒苒

    英语:luxuriant

    意思:
     1.草盛貌。
      ▶唐·陈翊《龙池春草》诗:“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
      ▶唐·孙鲂《芳草》诗:“萋萋绿

  • 春鸿

    读音:chūn hóng

    繁体字:春鴻

    意思:(春鸿,春鸿)
    春天的鸿雁。
      ▶汉·焦赣《易林•比之中孚》:“春鸿飞东,以马货金,利得十倍,重载归乡。”
      ▶南朝·陈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铭》:“秋蓬四转,春

  • 流年

    读音:liú nián

    繁体字:流年

    短语:年华 时 时光 光阴 工夫 时空 日 辰 岁月 日子 时间 时刻

    英语:fleeting time

    意思:

  • 来往

    读音:lái wǎng

    繁体字:來往

    短语:走 往来 明来暗往 往复 走动

    英语:to come and go

    意思:(来往,来往)

     1.来去,往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