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凌侍郎归乡》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意思:曾参与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杯。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送凌侍郎归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南藩郡古宣城》是一首对古宣城的赞美诗,通过对宣城地理位置、官员待遇、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宣城的敬仰之情。 首联“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诗人以“日南”代指南方,描绘出宣城作为南方重镇的地位,又用“碧落神仙”来形容宣城的高雅,表达出对宣城神仙般生活的向往。这一联既点明了宣城的重要地位,又表达了诗人对宣城生活的向往。 颔联“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诗人以生动的细节描绘出宣城官员的优渥待遇。这一联既描绘了宣城水路交通的便利,又表达了官员们工作轻松、生活安逸的状态。 颈联“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诗人用谢守和朱公的典故,表达了对宣城山水风光的赞美之情。这一联既描绘了宣城山水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宣城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尾联“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诗人以“三独坐”典故表达了自己曾有过显赫的政治地位,而宣城官员们也无人敢与之争锋,只能陪诗人饮酒作诗。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宣城官员们的谦逊态度,又表达了诗人对宣城文化氛围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宣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水风光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曾经显赫的政治地位的自豪和对宣城文化氛围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汉庭

    读音:hàn tíng

    繁体字:漢庭

    意思:(汉庭,汉庭)
    指汉朝。
      ▶汉·张衡《思玄赋》:“王肆侈于汉庭兮,卒衔恤而绝绪。”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汉庭和异域,《晋史》坼中臺。”

  • 三独

    读音:sān dú

    繁体字:三獨

    意思:(三独,三独)
    见“三独坐”。

    解释:1.见\"三独坐\"。

    造句:”“独行”,指三独应上六。8人在常

  • 飞觥

    读音:fēi gōng

    繁体字:飛觥

    意思:(飞觥,飞觥)
    传杯。
      ▶唐·羊昭业《皮袭美见留小宴次韵》:“泽国春来少遇晴,有花开日且飞觥。”
      ▶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物理既难常,达生重飞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