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馆书事》 三五吏曹来捧牍,欹斜客枕罢观书。

三五吏曹来捧牍,欹斜客枕罢观书。

意思:三、五吏曹来捧文书,倾斜客人枕头停止读书。

出自作者[明]陶安的《秋馆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多半草树未芟除,野豕山獐走傍庐》,它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气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热爱。 首句“多半草树未芟除,野豕山獐走傍庐”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貌,大部分的草树没有被砍伐,野猪和山獐在村庄附近自由地活动。这体现了乡村的原始和自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原始和自然的欣赏。 “三五吏曹来捧牍,欹斜客枕罢观书”描绘了乡村的生活节奏和日常活动,三五公差来送公文,诗人则在客枕下斜躺着看书。这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平静和从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 “秋江潮涌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描绘了秋天的江景,江潮涌动,晚霜飞舞,暮霭中鸿雁南飞,月光初上。这体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寂静,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描绘了诗人因秋风落叶而产生的远大情怀,这种情怀并非为了鲈鱼。这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这种情感和思考源于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理解和体验,也源于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欣赏和敬畏。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佳作,它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性的温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多半草树未芟除,野豕山獐走傍庐。
三五吏曹来捧牍,欹斜客枕罢观书。
秋江潮涌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
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

关键词解释

  • 三五

    读音:sān wǔ

    繁体字:三五

    意思:I

     1.谓十五天。
       ▶《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 吏曹

    引用解释

    1.官署名。 东汉 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 魏 晋 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吏曹清则庶务举。” 许地山 《凶手》第一幕:“我是个秀才,你是个吏曹,大哥是个财主。”

    读音:lì cá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