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泛吴松江》 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意思:只有白鹭鹳知道我的意思,经常翘着脚对着船窗。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泛吴松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江边静思的诗,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 首句“苇篷疏薄漏斜阳”,诗人以苇篷作为背景,描绘出夕阳透过稀疏的苇篷洒落在江面上的景象。苇篷作为乡村常见的景物,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同时也为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半日孤吟未过江”,诗人独自在江边静思,已经过了半日的时间,但他似乎并未察觉时间的流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里的“孤吟”并非指诗人独自吟诗,而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似乎在思考着一些问题,无法找到答案。 “唯有鹭鹚知我意”,鹭鹚是诗中的主角之一,它似乎是唯一能够理解诗人内心的人。鹭鹚时而翘足对船窗,时而飞向天空,它似乎在陪伴着诗人,给予他安慰和鼓励。鹭鹚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 整首诗的意境淡泊而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诗中的鹭鹚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和生动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江边静思的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鹭鹚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苇篷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鹭鹚

    读音:lù cí

    繁体字:鷺鶿

    意思:(鹭鹚,鹭鹚)
    鹭鸶。
      ▶清·朱锡《幽梦续影》:“楼无重檐则蓄婴武,池无杂影则蓄鹭鹚。”

    解释:1.鹭鸶。

  • 时时

    读音:shí shí

    繁体字:時時

    短语:三天两头 常 时 常事

    英语:often

    意思:(时时,时时)
    常常。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虽家居

  • 知我

    读音:zhī wǒ

    繁体字:知我

    意思:
     1.深切瞭解我。
      ▶《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