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渔父二首》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意思:天气寒冷两岸认识渔火,太阳落几家收钓筒。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渔父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渔民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秋风、波浪、渔火、日落等自然景象,以及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渔民的艰辛和乐观精神。 首联“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以秋风的淅淅和芦苇的苍老为背景,描绘了波浪悠悠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秋天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颔联“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借用范蠡和吕尚的典故,表达了渔民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谋略家,他曾隐居江湖,以狡兔三窟的智慧帮助越王成功逃脱;而吕尚则是传说中的姜子牙,他曾隐居渭水之滨,最终成为周朝的开国功臣。这两句诗表达了渔民们希望像范蠡、吕尚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获得成功和幸福。 颈联“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天寒时,渔民们可以在岸边认识彼此的渔火;日落时,几家人收起钓筒回家。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和坚韧。 尾联“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表达了渔民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田租王役的感激之情。他们认为,只要不遇到田租和王役的困扰,一家人就能过上快乐的生活。这体现了渔民们的朴素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景色和渔民生活,展现了渔民们的艰辛和乐观精神。诗人通过运用自然景象、典故和生活场景等元素,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渔火

    解释

    渔火 yúhuǒ

    [lights on fishing boats] 指渔船上的灯光,火把

    引用解释

    渔船上的灯火。 唐 钱起 《送元评事归山居》诗:“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宋 汪元量

  • 日落

    读音:rì luò

    繁体字:日落

    英语:sunset

    意思:太阳西下。
      ▶南朝·宋·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唐·王维《送邢桂州》诗:“日落江湖白,

  • 两岸

    读音:liǎng àn

    繁体字:兩岸

    英语:bilateral

    意思:(两岸,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
      ▶《宋书•刘钟传》:“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
     

  • 火日

    读音:huǒ rì

    繁体字:火日

    意思:太阳。
      ▶《晋书•纪瞻传》:“是以金水之明内鉴,火日之光外辉。”

    解释:1.太阳。

    造句:随后,香

  • 钓筒

    读音:diào tǒng

    繁体字:釣筒

    意思:(钓筒,钓筒)
    插在水里捕鱼的竹器。
      ▶唐·崔道融《溪夜》诗:“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宋·陆游《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