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
意思:常想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衰老时代。
出自作者[唐]严维的《送房元直赴北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远赴边疆,投身报国的壮志豪情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诗人离别家乡和期待未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念。
首句“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描绘了诗人投身国家边疆的决心和壮志。这里以历史上的楼兰国比喻边疆的艰险,暗示了诗人对于边疆的深深理解和对于国家安全的深深关切。书生匹马,独自前往边疆,诗人的形象显得孤独而坚定。
“临岐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别家乡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忧虑。诗人尽管面临离别,但仍然不舍家乡,不时地回头望,眼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同时,诗人也望向月亮,默默地吟诵着出塞的诗歌,表达了他对于边疆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信念和决心。他渴望为国家提出高明的策略,改变国家的命运。然而,他并不愿意因为年老而失去机会,他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能够在这个明亮的时代发挥作用。
最后,“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未来愿景。他想象着在寒食节那天,他会再次回到晋祠,带着彩笔和长裾,再次为国家效力。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国家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赴边疆、投身报国的决心和信念,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它是一首充满激情和信念的诗歌,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