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叠》 尺棰拟为千世用,一梅欲足百人酸。

尺棰拟为千世用,一梅欲足百人酸。

意思:被模拟为千世用尺,一梅想足一百人酸。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十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物诗》,作者通过尺棰、梅花等意象,表达了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首句“尺棰拟为千世用”,尺棰在这里象征着一种力量,作者以此为喻,表达了这种力量能够被用于千秋万世,具有长远的价值。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这种力量的敬仰和期待,也暗示了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二句“一梅欲足百人酸”,梅树在寒冬中开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而它的果实也可以用来做食物或制作其他物品。这句诗借梅树来比喻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或事物,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 第三句“苦心乍可齑盐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奋斗、不屈不挠的人的赞美。他们像在盐里腌制的苦菜一样,虽然环境恶劣,但仍然坚韧不拔,不断努力。 最后一句“粉骨何须鼎鼐间”,鼎鼐是古代的烹饪器具,这里用来比喻权力和富贵。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人的敬仰和赞美。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身体磨成粉末,也不惜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奋斗到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尺棰、梅花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和比喻,展示了其对社会、对人生、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尺棰拟为千世用,一梅欲足百人酸。
苦心乍可齑盐里,粉骨何须鼎鼐间。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尺棰

    读音:chǐ chuí

    繁体字:尺棰

    意思:(参见尺箠)
    亦作“尺捶”。
     
     1.一尺之棰。棰,木杖。语本《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